自贡市大豆平均单产178公斤亩 居全省首位
白露时节,暑热已消。9月7日,在贡井区成佳镇五四村的大豆百亩超高产攻关片里,齐腰高的豆株郁郁葱葱,枝叶间缀满一簇簇淡紫色的小花。“这是‘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两行玉米套种四行大豆,既不浪费土地,还能让豆和粮‘搭伙’增产。”该镇乡村振兴中心副主任邓小兰告诉记者。
玉米之外多收的一茬豆,正是自贡市全力打造的“贡豆”品牌带来的效益。近年来,自贡市紧紧抓住保障国家大豆供给安全这一主线,聚焦良种、良法、良制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大豆扩面增效的新路径。据统计,全市大豆平均单产已达178公斤/亩,居全省首位。
丰收的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科技攻坚。据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贡市通过创制底盘种质、超高蛋白和高抗性特异型种质,已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库。目前,已采用改良复合杂交与穿梭育种等先进方法,成功育成5个夏大豆新品种。
其中,“贡秋豆4号”成为国内首个既适合净作又适合套作的“双审”品种,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种植模式单一问题;“贡秋豆8号”作为省内首个早熟夏大豆品种,为抢农时、避灾害提供了新选择。目前,已有3个品种入选省级主导和重大品种,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好种子还需配好方法。针对过去套作大豆容易荫蔽倒伏、病虫害多、产量上不去等问题,自贡市创立“四改两强化”技术模式,一方面改品种、改夏播、改套作、改宽窄行,一方面强化控旺防倒、强化病虫防治。这套小切口破解、大纵深集成的技术模式,目前已入选省级主推技术。
今年8月,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自贡市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编写了《自贡市夏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挂图》,旨在为全市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科技支撑、技术分享及指导。通过系统开展全生育期播栽试验,实现了“玉米(高粱)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贡井区和富顺县也凭借此项创新,成功入选“全国大豆科技自强县”。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高效的推广机制。自贡构建了“党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研推结合、联合发力”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推广网络。
政策宣讲会开到了村头,技术培训办到了田间。这种“研推结合”的模式,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路程大大缩短,真正实现了成果运用、增产增收的良性循环。通过持续挖掘潜力,昔日分散的玉米地、高粱地、果林地,甚至撂荒地、坡埂地和改旱地这“五块地”被有效盘活,变成了“金豆豆”的增产田。